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我市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省安委会统一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抓部署,聚焦主题抓落实,着眼长远抓提升,打好安全宣传教育“主动战”“阵地战”“巩固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加快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力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营造了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打好安全宣传教育“主动战”
着眼“快”字早部署。一直以来,市安委会、市应急管理局坚持把安全宣传教育作为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抓紧抓实,部署早、行动快。今年3月,我市召开安全生产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视频会,向各县(市、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印发《襄阳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明确每个专题的牵头部门、重点任务和重点措施。同时注重统筹,将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国法治政府创建、“八五”普法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高点起步、精彩开局。
着眼“细”字抓落实。5月30日,市安委办组织12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县两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部分企业负责人,召开我市2022年“安全生产月”动员部署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发活动方案,全面部署“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同时,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紧扣“一个专题”、用好“两个抓手”、开展“三项宣传”、组织“四大行动”等四项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新安法,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中之重,集中开展好安全生产硬措施“三个一”宣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研讨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平安校园”“平安交通”等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
着眼“精”字求创新。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在善创新、出亮点上下功夫,明确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活动总体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等,同时坚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体现特色,精心策划开展了安全生产现场观摩会、“政府开放日”活动等,增强活动的思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6月16日,宜城市应急管理局在襄阳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记者、监管执法人员、职工家属、周边群众等30余人,现场观摩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等建设情况,既搭建了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让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又推动企业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人人争当安全员。6月29日,全市安全生产现场观摩会在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举行,组织各地、各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参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汉江重工安全管理宣传片,实地观摩学习了该企业探索创新的“安全积分超市”、红色驿站暨“党建+安全”、“小改小革”促本质安全项目、安全“可视化”管理、安全管控“二维码”、安全管理“两单两卡”等安全管理经验成果,进一步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打好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战”
宣教形式多样化,让安全理念更入心。活动期间,市安委办组织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集中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和相关领域领导干部专项培训内容,推动向基层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延伸,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安全发展的工作实效。6月,全市组织开展专题研讨、集中宣讲、培训辅导等686场,参与24676人次;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活动452场,参与16957人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多个媒体平台开设“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专题专栏,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推动学习贯彻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市安委办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应急委办《关于开展全省公众应急科普宣教活动的通知》,积极发动、广泛组织各地、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应急科普知识全媒体宣传、“2+1”应急安全主题阅读、湖北省公众应急知识网络竞赛、“安全宣传‘五进’必修课”系列直播、应急管理科普“好作品”征集展示、公众应急安全体验实践等公众应急科普宣教活动。组织全市参与“新安法知多少”202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参与竞赛100855人,答题总积分9940332分,位居湖北赛区积分排名第二名。樊城区答题总积分2476233分,位居全省县(市、区)积分排名第一名。
活动载体精准化,让安全声音更响亮。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五进”活动。6月1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第一实验小学举办“与您‘童’行 安全守护”安全宣教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们应急意识与自救能力;6月10日,在襄城区尹集社区举行我市2022年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现场宣讲教学、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应急知识科普,不断加强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日常监管巡查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推动环境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将安全宣传册送达企业手中,推动企业第一责任人专题讲安全,引导一线工作者互动讲安全,形成安全生产一起抓的局面。市妇联积极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发放宣传手册,向妇女儿童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升妇女儿童的安全意识。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活动主题,市、县两级全面开展了“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在襄城区岘山文化广场举行了我市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39个市、区两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交公司、襄阳供电公司、中环水务公司、中石化襄阳分公司、中石油襄阳分公司、襄阳卷烟厂、华润燃气公司、社区居民等9个活动方阵,以及市民参加市主会场活动,各县(市、区)分会场同步开展咨询日活动。市主会场通过设置47个咨询台、摆放120余块安全宣传展板,发放安全宣传资料、防灾减灾手册,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开展应急知识科普等多种方式,向社区居民集中宣传讲解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保康县采取“县级主会场+11个乡镇分会场”形式,开展咨询日活动,共发送短信3.2万余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8000余份、安全宣传纪念品1400余件,设置宣传展板37块,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接待群众咨询2300余人次。枣阳市活动现场播放燃气安全应急演练宣传片,展示了全市应急救援装备,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科普,发放宣传折页、防溺水一封信等资料2000余份,应急包、宣传扇500余份。老河口市活动现场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等主题宣教专题片,重点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方法。同时,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活动。在襄州区举行我市防汛抢险救援军地联合演练,各参演单位展示了移动排水泵车、无人机侦测装备、智能水上机器人、水上救援设备等多种防汛救援装备,并就各设备产品的运用进行了现场解说和操作演练,全面提升全市防汛抢险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保康尧治河宏磷化工有限公司白竹磷矿举行汛期应急演练,葛洲坝宜城水泥有限公司举行矿山边坡坍陷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老河口市组织葛洲坝老河口水泥有限公司、老河口市海宇物资经销有限公司和老河口市大帅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非煤矿山企业事故应急演练,全方位演示了应急救援工作流程,有效检验了应急救援预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练强防、以练验备、以练促战,分别针对饮水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和企业氨氮泄露事件组织开展市、县两级联合应急演练,有效锻炼了环境应急力量协同联动能力、应急监测能力、现场处置能力。
宣传阵地实效化,让舆论声势更强大。将“一网一微”(市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两大平台”,即信息发布平台、宣传教育平台;发挥好“两大作用”,即“喇叭”作用、“警钟”作用。“安全生产月”期间,累计发布宣传稿件96篇,推送政策法规知识104篇。积极参加6月党风政风热线节目,通过襄阳市广播电视台与听众互动交流“安全生产月”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听取宝贵意见建议,答疑解惑。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前往襄阳公共安全体验馆、时代天街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化学体验式安全质量培训基地等,广泛参与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安全素养。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部门行业实际,在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城市社区、文博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高速路口、过街天桥等醒目位置,广泛张贴或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挂图等,形成全媒体、矩阵式、立体化宣传格局,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打好安全宣传教育“巩固战”
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提升”专题宣传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全方位报道宣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落实情况、典型做法和有效措施,突出报道专项行动中涌现突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个人,总结推广制度成果,推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襄阳每月设安全检查周 书记市长带队查安全》《全员安全承诺 培训演练 专题班前会——湖北回天新材料公司安全生产“有一套”》《保康堰垭村与事故灾害赛跑》《枣阳化工企业117人上大学》《“一战成名”贾耀娥》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村、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等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国应急管理报》《湖北日报》《湖北应急管理》报纸杂志刊载推广。
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4月下旬至12月底,我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覆盖全市范围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既检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又检查各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矿山、综合交通、建设施工、城镇燃气、旅游、消防、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排查各类隐患52818处,整改44318处,整改率83.9%;累计成立督导组6746,检查单位39542家,行政处罚471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90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1家,关闭取缔26家,罚款120余万元。
健全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力戒“安全生产月”活动一阵风,推动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大“安全生产月”相关活动的统筹力度,做到与各方面业务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有关方面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估考核通报,推动活动重心向基层和企业下移,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实效。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安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月”活动成果,实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切实把安全宣教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供坚实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