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和大家分享安全关键设备的基本管理流程。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对安全关键设备和装置进行识别和适当管理,以便此类设备能正常使用和运行。企业应制定管理安全关键设备的良好规程,确保使用适当的方法识别、操作、检查、测试并维护安全关键设备,从而确保其操作或其保护的资产的完整性。在许多情况下,安全关键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标准可能受法律要求、许可要求或行业和公司标准的约束。本文整合了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护的所有方面,以确保提供一种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给读者启发。
一、要求
安全关键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正确操作是过程安全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必须确保对安全关键设备和装置进行识别和适当管理,以便此类设备能正常使用和正确运行。要求如下:
1. 各种安全关键设备在资产登记表中均具有唯一的标识,资产登记表提供最新的资产列表和设备记录,包括具体位置和设备规格数据。资产登记表为制定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护计划提供了基础。
2. 制定了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护计划。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各项计划与安全关键设备故障相关的风险一致。
3. 制定了相关程序,确保根据风险并利用从计划、行业经验和事件中学习的经验定期审查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与维护计划,以在确定并解决问题的同时寻求改善机会,以便使其作为有效系统得以持续更新。
4. 制定了实施测试、检查与维护计划的可行计划和计划表。
5. 具有足够数量的符合资格人员,以便实施测试、检查和维护计划。
6. 制定了相关程序,以确保对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护计划的结果和建议进行适当的优先级排序并采取后续措施。
7. 制定了相关程序,确保对紧急警报、控制、停机、安全和应急响应设备的临时解除或停用进行管理和记录。
8. 安全关键设备的测试、检查与维护计划应由指定的符合资格的人士进行审批。
9. 安全关键设备的警报解除、停用或绕过应由指定的符合资格人士根据风险水平进行审查和批准。
10. 安全关键设备管理方面的相关安排得到理解和遵守;并且对该等安排的理解和遵守情况进行了定期检查。
11. 符合情况和绩效趋势由指定的管理层级进行审核。
二、逻辑流程图
下图提供了安全关键设备管理的逻辑流程图。其中的各项活动均为满足安全关键设备管理的各项期望以及有效管理操作手册与程序的开发、维护和使用而需要执行的活动。该流程图涵盖了三个阶段执行的相关活动(步骤):设置(管理要素的准备工作);操作(管理要素);以及监督、审查和干预(监督和审查各要素的管理情况,并在要素未得到有效管理时进行适当的干预)。
该流程图提供了必要活动的逻辑安排示例。大家在确定合适的流程设计时,应该从各步骤之间的安排和关系中寻找线索。该流程图还显示了与其他要素的衔接关系(即这个要素可能依赖于其他要素所处理的活动),例如,第2步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力管理体系,与第三篇“人员能力保障”相衔接。“负责人有相适应的能力”在安全关键设备管理阶段是输入(必须具备的要求),在人员能力保障阶段是输出(要达到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每个要素之间是有联系互相融合的。大家可以回看以往的文章,温故知新。
安全关键设备是指在安全关键要素内可用来使要素依照设计要求功能运行的任何设备。上一篇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的基本流程,本文可以作为上文内容的延伸,在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的内容上增加了安全关键设备的定义与辨识。安全关键设备辨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系统是否成熟或过程设备的复杂度或过程的高危害特性。常见的辨识方法如下:
1. 基于规范–通用性做法(例如参照 API RP 14C);
2. 基于风险–定性做法,适用一般小型化工厂;
3. 基于风险–半定量做法,适用于大部分炼油化工设备设施;
4. 基于风险–量化做法,适用于过程安全管理相对成熟,且设备设施复杂度高或危害高的过程。例如,可以对大型设施(例如天然气厂)使用完全基于风险的量化方法,而对无人值守井场(气井或油井)设施,则使用基于规范的通用性方法进行辨识。
▶方法一:基于规范–通用性做法
通常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制定在特定应用和/或特定服务中,对安全关键设备的说明性列表。列表分类的原则,可以是依行业标准API RP 14C或是企业的制定规范内容。
▶方法二:基于风险–定性做法
利用简易的定性风险评估,例如:What if、HAZOP、FMEA。辨识可能的重大事故危害情形。选择对预防或削减重大事故危害的有效安全屏障。列表挑选出安全关键设备,并可与行业标准API RP 14C交叉比对内容。
▶方法三:基于风险–半定量做法
利用半定量风险评估,例如:HAZOP、LOPA、FMEA。检视可能的重大事故危害情形。挑选可信的防护措施或独立保护层,要求的可靠性都必须达到90%或更高。验证所选安全关键设备是否满足行业标准要求,或用领结图辨识。
▶方法四:基于风险–定量做法
利用定量风险评估,例如:HAZOP、LOPA以及全定量的QRA风险评估。审视可能的重大事故危害情境。挑选可信的防护措施或独立保护层,要求的可靠性都必须达到90%或更高。从QRA报告,挑选出所有可能的削减性安全关键设备。
安全关键设备可预防和削减重大事故危害的影响。必须对安全关键设备进行系统性地辨识,以确保安全关键设备有足够的检查、测试和预防维护程序。企业应根据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关键设备辨识方法。
三、推荐的符合性检查和绩效指标
在流程图中的几个特定环节,建议使用绩效指标。这些绩效指标是主要的先行指标,用于衡量要素的输出结果以及操作符合预期水平的程度。
于实施阶段,以衡量和监测领导、承诺和责任安排实施的进展情况。
绩效衡量的操作建议用于衡量常规操作要素的符合性。
指标确定了应进行控制的绩效情况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操作的完整性。为了进行控制,人员应首先对绩效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衡量。
衡量等级应适用于业务,并考虑与失去控制的各参数相关的业务风险。所需的衡量和检查频率可根据已确定的绩效水平变化;如果某参数的绩效被证明在控制之中,则其衡量和检查间隔可延长。但是,如果该参数的绩效不可接受,则应缩短间隔。应确保一定的衡量和检查频率,以保证适当的控制水平。为了确保控制措施得到实施,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开展现场检查进行监督。检查结果也是绩效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的绩效指标如下表:
四、小结
确保安全关键设备的性能完好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重大危害的发生或是削减重大危害的严重度。这一重要观念是资产完整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虽然目前国内没有强制法令要求安全关键设备的管理,但以风险为基础的管理要求仍是安全管理的主轴。而目前能涵盖以上论述的最佳实践做法,即是以安全屏障理论为基础的领结图(Bow Tie)方法,最易被接受。